身為領導者,其領導風格對整個組織的成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然而,沒有任何一種領導風格適用於各種情境,領導者需體認,不同的領導情境,需有不同的領導型式,才能產生良好的績效。因此,領導者本身除了需具備專業的領導與管理知能外,更需了解各種領導風格之特色,並權衡外在環境特性、組織的文化與氣氛,組織的願景、目標與優勢,選擇合宜的領導方式。
不過,雖說領導風格需依情境作選擇,但筆者認為,綜合幾個領導風格的內涵與特點,仍可歸納出一些成功的領導者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提供分享式願景、溝通、有責任感、激勵成員、民主、參與、具領導魅力、有遠見、權力分享、服務導向、有品德、關懷員工、兼顧關係與工作效能、價值創新、和成員共同成長…等。
而一位優秀的教育領導者,除了需融合上列要素於一身,也必將是能權衡學校內、外情境使用領導型式的人,因而在知識社會中,面臨更多挑戰、更多批判、更多的質疑之時,能展現定力與專業,不致在社會變遷與科技發達的時代洪流中被淹沒。
文章連結:http://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LDR_84.htm
5 則留言:
面對今日多元的教育環境,校長需要將多種的領導領論和風格集於一身,以能處理多元的教育問題。
領導者風格與領導特質是相當抽象的概念,要完全掌握領導技巧仍需實務經驗的累積,藉由理論應用至實際的過程不斷修正領導風格,才能面對多變的社會環境。
在諸多要素與特性中,「責任感」最具關鍵性。身為領導者,其所面對的並不僅止於個人的成長,還連繫著整個團隊的發展;而高度的責任自覺則是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驅使著領導者不斷追求成長、修正領導風格、檢視決策過程等等,是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之一。
我覺的領導者的「開放、願意溝通、協調問題」的胸襟也很重要,因為部屬才願意與領導者發表個人的意見,唯有開放、多元、坦承的工作環境,才能讓組織的人有生氣和活力。
面對多元的環境,以及多方的需求,校長需要將其專業能力配合學校情境所需,選擇最為適合的領導風格。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