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4日 星期三

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 讀後心得

當代台灣教育為順應民主潮流,正積極投入改革,不僅教改風起雲湧,教育鬆綁之聲勢浩大,教育民主化的氣候也已然成形。在此多元開放的大環境下,學校從封閉走向開放,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將愈來愈多,所需面對的意見亦日趨多元;學校事務的參與漸漸擴及家長與社區,教育專業漸被重新定位與審視,而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更已然成為學校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向度之一。據此,學校如何以專業負責的態度,積極變革出創新的作為,從而凸顯教育的核心價值,走出校園,與社區、外界間搭起有效發揮學校教育功能的橋樑,需仰賴全體教育人員共同努力,也更需藉助新興的教育介質─學校公關學分的修練才能達成。

由文章中可知,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運用媒體溝通、服務或其他行銷方式,促進學校之內、外界相互了解交流,維持長期性、持續性互助互利的合作關係,並傳達學校辦學績效與特色,以爭取更多社會資源,使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為教育而努力的策略。而其主要目標與功能即為管理、傳播與行銷。然學校公共關係的建立應從組織內部做起,學校領導者更要先尋求學校內部成員之支持與認同,同時體認到學校每位成員皆為學校的行銷者,凝聚彼此的共識與合作,共同將學校優良品牌明確建立,才能進一步以此為基礎,對外進行教育行銷,爭取社區、家長及社會的支持與認同。

此外,學校並非真正的商品,而是以學生學習福祇為基礎的非營利組織。因此,筆者認為,在計劃、傳播與行銷手法上,皆需以教育的真、善、美為本質,不應刻意或者濫用媒體營造表面性的假象與空洞的口號,而是需用心,以身體力行的教育哲學和家長、社區及社會大眾產生對話及共鳴,並且不斷反省與精進,同時加上領導、教學、校園規劃、社會資源運用等創新的思維與技巧,以真正謀求學校的永續發展,也才能從而提升教育品質與國家競爭力。

文章連結: 12-5.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