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Can Instructional Leaders Be Facilitative Leaders?讀後感想

當前校長經營校務成效,已不能單從行政管理與領導做為判斷依據,應從整體的行政、教學和課程經營為評鑑範疇及標準。據此,現今校長除需具備行政領導與管理知能外,擁有其他像是課程領導、教學領導、科技素養、人文關懷、人際及公共關係經營、知識管理與創新經營等相關知能之基礎,皆屬必需且重要,其中,教學領導與課程領導又因直接影響學生之學習成效,而更顯現出其重要性。

然而,一位教師要能有效發揮其教學效能,必需建立在學校提供一優質教學環境之基礎上,而此基礎則又仰賴校長在教學領導和課程領導的知能及重視程度上,才能有效建立與發展。

而就有效增進教師教學領導層面而言,校長之知能及執行力應包含確立學校教育目標、發展教師教學任務、確保教師教學品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立學生正向學習氛圍、提供教學支援系統及資源充分的學習空間,有效實施教學視導及評量,時時給予回饋及增進反思空間…等。

此外,更重要的是,校長應以民主、參與決定的權變領導方式為種子,以合作團結及互相尊重的組織文化為根基,並以深度會談的素養為養分,維持教學、學習和領導間之對話及統整,進而造就一學習型取向之學校,使學校全體成員得以在教與學的平衡及調適經驗中,探求知識的桃花源,因而獲取學校發展之精進,並從而醞釀學生與快樂、有效學習邂逅之甜美果實。

文章連結:
11-3.Can Instructional Leaders Be Facilitative Leader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