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讀後感想

隨著社會變遷、科技發達與教育改革思潮之影響,校長任務愈加繁重、角色愈加複雜,傳統單純肩負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早已不符時代潮流之需求,必須有所調整及改變,才能有效勝任校長領導工作。值此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之際,更加突顯校長課程領導和教學領導之重要性,而成功有效的校長,不僅要能有效處理學校內部的行政、教學及課程事項,也應做好學校外部的公共關係,以爭取社區及社會的支持與資源網絡。

「沒有教學與課程的行政運作是空的」,因為校長徒有行政領導長才,卻無教學和課程知能,則學校也許很有效率,卻不一定能反應在學生學習身上;「沒有行政支援的教學與課程實施是亂的」,因倘若校長具有豐富的教學和課程知能,卻無行政領導長才,則學校行政運作將趨於混亂,如此一來,便無法實現學校教育目標。因此,行政領導、課程領導和教學領導三者便不可各自獨立與分割,也不應有所偏頗,而需維持於相互統整的狀態,以有效發揮校長領導之成效。

然學校課程領導者除了校長此一關鍵的推動者,尚包含以學校其他重要相關人員所組成之改革的第二促進者。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聲浪中,所有的學校課程領導者同時需以更多元的角色共同面對新任務的挑戰,並以理念的追尋及實踐者、系統的建置及營運者、知能的建構及散佈者、成員的領航及合作者、創意的推動及支持者、資源的整合及經營者、人際的溝通及協調者、成效的回饋及監督者為己任;從評估情境、成立及運作任務小組、訂定課程願景及目標、發展課程架構及設計課程方案、解釋與準備實施課程方案、實施課程方案、檢視進度與問題、評鑑、修正到維持與制度化等任務中得到回饋與改進的契機。

據此,筆者認為,校長身為學校靈魂人物,以其行政領導知能帶領學校相關重要人員實施教學領導、課程領導時,便需以學生學習權益為核心,以學習型組織為架構,帶領成員以系統思考為本,達成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與分享願景等目標,並以統整為動力、以學校特色為基礎,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並建立知識庫,促使全體成員用心與真誠面向學校,並且不斷地省思與學習,以達成有效能學校之理想。

文章連結:
10-4.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

沒有留言: